龙岩同城网

回复:0 发表于 2015-3-4 08:10
发表于 2015-3-4 08:10:2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游天下第一龙 来福建看民俗闹元宵 [复制链接]

搓汤圆、赏花灯、看民俗,闹元宵,春节假期虽然过去,欢乐和热闹的氛围却依旧蔓延。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即将来临,福建各地民俗活动一拨又一拨,可谓高潮迭起。最具典型代表的民俗活动是龙岩长汀举林村闹春田、龙岩连城姑田游大龙、龙岩连城罗坊走古事、泉州蟳埔女和妈祖绕境巡安、莆田元宵之松东跳火。

1、龙岩连城姑田游大龙

连城县姑田镇的游大龙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,是当地元宵节的一个重大活动。在2012年元宵时获得了挑战吉尼斯世界记录的资格,被称为“天下第一龙”。姑田人爱龙,把龙看成是祈保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的象征。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,游龙这一传统活动,已经成为龙岩市一个重要的民俗活动。

580x1000x75x0.jpg
姑田游大龙

姑田的龙以“长”著称,史上有两次世界之最,一次是1946年,长173节,700余米;另一次在2002年,多达230节,900余米。龙头的高度为2.4米,长7米,大直径0.8米,眼圈直径0.7米,龙口大张,内含一个直径0.6~0.7米的大红龙珠。龙尾高2.4米,长6米,大直径0.8米,由当年承接龙头的人家负责制作和祭拜。

580x1000x75x0.jpg
姑田游大龙

下午三点,龙头、龙尾抬到祠堂里祭拜。人们现场杀猪,将鲜红的猪血洒在龙头、龙尾上。龙腰由每家各出一节,按照规定尺寸制作,并派出两个擎龙手。擎龙是一个光荣的使命,故擎龙手出发前,家人会在家门口燃起一堆火,并举家欢送。

待祭拜仪式完成后,人们就把龙头、龙腰、龙尾抬到田里“接龙”:每节龙的龙板两头各有一各洞,节与节之间用小竹做的2米长的龙棍穿插洞中,将龙连接。

580x1000x75x0.jpg
姑田游大龙

由于龙之长、重,故姑田的龙单用手是抬不了的,聪明的姑田人特制了一个“插袋”,此插袋是牛皮制成的,用一条红布挂在肩膀上,擎龙时只要将龙棍放在插袋里就可以了。当遇到转弯、停顿或刮风时,一个人根本没办法稳住,要十几个人共同帮忙擎着,所以迈开桩步,气沉丹田,双腿稳健下蹲,是擎龙的基本功。

580x1000x75x0.jpg
姑田游大龙

大龙在田间缓缓前行,人们高兴的一路跟着,在鞭炮的烟雾中,大龙大有吞云吐雾,威震山河气势,仿佛真有一条神龙下凡。因为龙头硕大,出游时一班要8个人,1个人看路,看前方有无障碍物,3个人擎,4个人用绳子从四方拽住龙头,使其保持平衡,并减轻擎龙者的负重。

580x1000x75x0.jpg
姑田游大龙

交通:

1、可坐动车先到龙岩,再转班车至连城、姑田;

2、由于交通不便,最好自驾,但沈海高速龙岩段是国内最危险的高速之一,开车定要小心。

2、龙岩长汀举林村闹春田

580x1000x75x0.jpg
龙岩长汀举林村闹春田

每年的正月十四,长汀县童坊镇举林村都要举行有趣的闹春田(当地人称甩泥巴)活动,人们将庙里的关帝爷请来,结实地绑扎在轿子上,由四个壮年男人抬着,彩旗开道,吹打伴奏,沿村路每家每户门口走一趟,接受村民祭拜。走完后便来到水田里进行盛大的闹春田活动。形式大约是这样的:在灌满水的春田里,由四人抬着轿子不停地轮番打转、相互追逐、溅起泥浆四溢,旁边有众多后生在四个人精疲力尽时接替轮番上阵,热闹时众人一起上,抬在神轿在水田里奔走,喊声动地,气势咄咄,将原本寂静的春田渲染得热闹非凡。

580x1000x75x0.jpg
龙岩长汀举林村闹春田

这个民俗活动大概有两个寓意:一是祭关公。据村里的老人说,村里关帝庙里有个泥鳅转世的关公,村民们每年都会在这个时侯将关公抬到泥田里玩耍,以此来唤醒田地旺盛的生命力,祈求来年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;二是以这种比拼体力的活动来闹元宵,同时在活动中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,并以此提醒人们,要下田开始新一年的创业了。

580x1000x75x0.jpg
龙岩长汀举林村闹春田

3、连城罗坊走古事

流行于福建龙岩连城县罗坊镇的“走古事”,是客家人每年正月十五举办的大型民俗竞技活动,被誉为“山区的狂欢节”。据传在明朝,罗坊镇常闹旱、涝两灾,当地百姓把流传北方的“走古事”移植罗坊,以祈求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。

580x1000x75x0.jpg
连城罗坊走古事

“走古事”的来历

据传,昔日连城罗坊常闹旱涝两灾,当地举人把流传于湖南的“走古事”移植乡梓,以祈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,兼兴元宵民间娱乐活动,自此流传延续至今。

580x1000x75x0.jpg
连城罗坊走古事

七棚古事

七棚古事,乡村里的每个房族出一棚。他们须先在广场上奔跑,左三圈右三圈。现场人山人海。

580x1000x75x0.jpg
连城罗坊走古事

“走古事”,出七棚(棚,为扮演古事的一个轿台),挑选体壮胆大的十岁男童两名,按戏曲装扮,化妆脸谱,身着戏袍,一名扮领先的天官主角,一名扮护官的武将。天官直立在一条铁杆上,腰身用铁圈固定,武将坐立在轿台上,成两个层次。轿台由木柱镶成方形框架,四周饰上精美的画屏,两根轿杆,每棚约四百余斤,须用二十人抬。

村民把三太祖菩萨轿、花蓬、彩旗置放在广场中心。虔诚的妇人们在此烧香祷拜,以祈四季平安,风调雨顺。

“走古事”的步骤

580x1000x75x0.jpg
连城罗坊走古事

正月十五日正中午,“古事”列队从云龙桥下河床,鼓乐队先泼水透湿,然后响三铳,“古事”棚蜂拥下水,逆水而走,竞争激烈。此时,河两岸、桥上下挤满了人,场面十分壮观。除天官一棚不能超越外,后棚苦能超过前棚,则视为吉利,于是抬夫拼力而为,不顾天赛水深,河石苔滑,跌倒了再爬起,情绪异常高昂,为走“古事”之高潮,抵终点河边方台而止,至此,走“古事”结束。

4、泉州蟳埔女和妈祖绕境巡安

每年正月廿九,作为福建“三大渔女”之一的虫寻埔女就会举行祭祀妈祖的盛大活动,她们盘头插花,丁香耳坠,身着盛装。别样的“移动花海”吸引了省内外近千名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,领略泉州“海丝”特有的文化习俗。

580x1000x75x0.jpg
泉州蟳埔女和妈祖绕境巡安

移动的海上花园

沿海大通道蟳埔路段熙熙攘攘,往来的尽是身着传统服饰的蟳埔女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。蟳埔居民刘女士挤在人群中,绑上腰鼓,挑起装着五果、海鲜、鲜花模型的竹篮和彩灯,穿梭于长长的踩街队列中。在队列前头,青壮年们抬着妈祖神龛,跳火堆、冲庙,意寓来年风调雨顺、发财兴旺。信众们手持圣香,前呼后拥,甚是虔诚。在巡香队伍中,几十个蟳埔小女孩增添了不少欢声笑语。放假在家的小女孩们纷纷学着母辈盘起头发,扮成有模有样的小蟳埔女,她们提上灯笼行走于队列中。

580x1000x75x0.jpg
小小蟳埔女

以渔为生的蟳埔人,通过盛大的踩街巡香活动祈福。鞭炮声、锣鼓声以及圣香的袅袅烟雾,萦绕在蟳埔的每一个角落,这里的人们用这样一种热闹的方式祈祷出海丰收,阖家平安。

580x1000x75x0.jpg
移动的海上花园

5、莆田元宵之松东跳火

在著名侨乡福建莆田,城乡闹元宵各不相同,其最有特色之一的就是“跳火”活动,有寓意红红火火、勇于挑战、攀越崇高境界的精神内涵,还有祈福驱邪、来年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。

580x1000x75x0.jpg
莆田元宵之松东跳火

火焰上的芭蕾舞

每年的正月十六,莆田许多地方鼓乐喧天、鞭炮齐鸣,男女老少涌向街头开始一种古老习俗——“跳火”。在莆田涵江区梧塘镇梧梓村,只见年轻力壮、英姿焕发的男性,身着各色统一服装,腰扎布带,每对各抬一架神轿,或在场院绕着篝火游舞,或在燃起的篝火上穿梭跳跃,周而复始,直到火熄而止。在城厢区筱塘村,“跳火”的壮汉光着脚在火堆上来回奔跑,显示阳刚魅力。在梧塘镇松东村,各路神明在鞭炮锣鼓声中上山取火种,五六十名壮汉步调一致,围着火种奔跑,显示村民的齐心合力;接着各村、各姓挑精壮青年,赤脚“赴烫蹈火”庆祝元宵,以此祈福在新的一年里家家户户兴旺发达。

580x1000x75x0.jpg
火焰上的芭蕾舞

580x1000x75x0.jpg
火焰上的芭蕾舞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